? 血壓計:長者健康監測的必備工具
港約有 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患有高血壓,而其中近一半人對自身病情一無所知。更嚴重的是,超過六成的65歲以上長者長期血壓偏高,卻未能持續監測或依醫囑服藥。
一、前言:高血壓在香港的健康危機
在節奏飛快的香港,高血壓已成為最常見的「都市慢性病」。根據香港衞生署《非傳染病監察報告》顯示,本港約有 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患有高血壓,而其中近一半人對自身病情一無所知。更嚴重的是,超過六成的65歲以上長者長期血壓偏高,卻未能持續監測或依醫囑服藥。
這種「無聲的疾病」常年累月地破壞血管,導致:
-
? 中風(腦血管病變)
-
❤️ 冠心病與心肌梗塞
-
?️ 視網膜出血、視力下降
-
?♂️ 腎功能衰退、腎衰竭
而令人遺憾的是,這些病變往往在沒有明顯症狀的情況下發生。醫學研究指出,每日自我量度血壓的人,其心血管病風險可降低超過30%。因此,在家中擁有一台準確、易用的血壓計,對長者與其家人來說,是守護健康的重要投資。
二、血壓的科學基礎
血壓是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時對血管壁的壓力。
一般以兩個數值表示:
-
收縮壓(Systolic BP):心臟收縮時的壓力,代表血液輸出時的力量。
-
舒張壓(Diastolic BP):心臟放鬆時的壓力,反映血管彈性與阻力。
根據世界衛生組織(WHO)與美國心臟協會(AHA)標準:
| 分類 | 收縮壓 (mmHg) | 舒張壓 (mmHg) |
|---|---|---|
| 理想血壓 | <120 | <80 |
| 正常血壓 | 120–129 | 80–84 |
| 偏高血壓 | 130–139 | 85–89 |
| 一級高血壓 | 140–159 | 90–99 |
| 二級高血壓 | ≥160 | ≥100 |
香港醫管局亦建議長者維持血壓在 130–139/80–85 mmHg 之間,以平衡安全與實際情況。
三、血壓計的主要類型與技術比較
目前市面上主要有三大類血壓計,每種都有其優缺點與適用人群。
1️⃣ 水銀血壓計(Mercury Sphygmomanometer)
-
優點:準確度極高,醫療機構標準儀器。
-
缺點:需聽診器配合操作、體積大、含汞污染風險。
-
適用對象:醫護專業人員,不建議家庭使用。
2️⃣ 電子血壓計(Digital Blood Pressure Monitor)
是目前家庭使用最普及的類型,主要分為「上臂式」與「手腕式」。
| 類型 | 優點 | 缺點 | 建議用途 |
|---|---|---|---|
| 上臂式 | 準確度高、臨床推薦 | 體積較大 | 長期監測、長者使用 |
| 手腕式 | 輕便易攜、操作簡單 | 易受姿勢與氣溫影響 | 外出使用、臨時量度 |
| 指式 | 體積最小 | 誤差高、不穩定 | 僅作輔助用途 |
3️⃣ 智慧型血壓計(Smart BP Monitor)
-
可連接手機 App,透過藍牙或 Wi-Fi 傳輸數據。
-
自動分析血壓趨勢,並生成健康報告。
-
可與 Apple Health、Google Fit 同步。
-
適合科技熟悉者與多用戶家庭。
四、選購血壓計的五大關鍵指標
購買血壓計時,應從以下五方面考慮:
1. 認證與準確度
選擇通過以下國際標準的產品:
-
CE(歐盟醫療認證)
-
FDA(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認可)
-
AAMI/BHS/ESH 測試合格報告
2. 上臂式優先
醫學研究證實,上臂式血壓計的準確度最接近臨床測量結果。長者手腕血管彈性較低,更應使用上臂式。
3. 長者友善設計
-
大字體顯示螢幕
-
語音提示功能
-
背光設計
-
自動關機與一鍵操作
4. 記錄與雲端儲存功能
現代血壓計內建記憶功能,可儲存數百筆數據,部分機型能自動生成血壓變化曲線,方便醫師判斷趨勢。
5. 售後與保養
建議選擇提供 香港本地保固與校準服務 的品牌,以確保測量長期穩定。
五、正確使用血壓計的標準步驟
即使是最好的血壓計,若使用方法錯誤,也會導致偏差。
? 測量前準備
-
測量前 30 分鐘內勿飲咖啡、抽煙或運動。
-
保持安靜坐姿 5 分鐘,讓血壓穩定。
-
測量時環境應安靜,室溫 20–25°C 為宜。
? 正確姿勢
-
坐姿端正、背部有靠。
-
手臂放在桌上,與心臟同高。
-
袖帶位置離肘窩約 2–3 cm。
-
雙腳平放地面,勿交叉。
⚙️ 測量步驟
-
套上袖帶並確保貼合但不過緊。
-
按下「開始」鍵,全程保持靜止不說話。
-
等待自動放氣後,記錄收縮壓、舒張壓與脈搏值。
-
建議連續測兩次,取平均值最準確。
? 測量時機建議
-
每日早上起床後(未進食、未服藥前)。
-
晚上睡前一次。
-
每週固定時間測量,形成習慣。
六、解讀血壓結果與風險提示
長期血壓監測數據有助於:
-
追蹤治療效果
-
協助醫師調整藥物劑量
-
辨識「白袍高血壓」(醫院測高、家中正常)
-
辨識「隱匿性高血壓」(醫院正常、家中偏高)
? 提示:
-
若血壓連續三天高於 140/90 mmHg,應求醫。
-
若血壓低於 90/60 mmHg 且感頭暈、無力,須立即休息並觀察。
七、智慧血壓計與健康管理新趨勢
現代智慧血壓計結合 AI 演算法與物聯網技術,能夠:
-
自動將數據同步至雲端平台;
-
AI 分析趨勢,提供生活建議(如睡眠、飲食、壓力指數);
-
提醒服藥或醫療跟進;
-
支援家庭共用帳號,讓子女遠程監測父母健康狀況。
香港多家初創公司亦推出「智能長者健康管理平台」,例如:
-
? Omron Connect App:能生成血壓報告並分享給醫師。
-
? Beurer HealthManager:整合體重、血壓、血糖多項健康數據。
-
☁️ SilverMarket 雲端健康系統:專為長者設計的介面,支援語音讀值與自動提醒量度時間。
八、香港市場熱門血壓計品牌比較(2025 最新版)
| 品牌 | 型號 | 特點 | 參考售價(HKD) |
|---|---|---|---|
| Omron HEM-7361T | 雙傳感測技術、可測心房顫動 | 約 $780 | |
| Microlife BP A6 BT | 自動三次測量、雲端同步 | 約 $680 | |
| Beurer BM 54 | 藍牙連接、App 數據分析 | 約 $620 | |
| Yuwell YE680A | 價格親民、穩定準確 | 約 $380 | |
| Panasonic EW-BU04 | 大螢幕、操作簡易 | 約 $520 | |
| iHealth Track | App 數據可視化 | 約 $490 | |
| Withings BPM Connect | Wi-Fi 同步、Apple Health 整合 | 約 $980 |
九、血壓計保養與維修建議
-
定期校準:每年或每兩年送回原廠檢測。
-
保持清潔:以乾布擦拭,避免水氣滲入。
-
避免高溫潮濕:勿放浴室或窗邊。
-
電池保養:若長期不用請取出電池。
-
臂帶壽命:一般 1–2 年更換一次。
十、家庭血壓管理的實踐建議
-
? 建立血壓日誌:每日記錄數據,觀察趨勢。
-
??? 家庭互動:子女協助長者測量,培養關懷習慣。
-
? 配合飲食控制:少鹽少油、多蔬果。
-
? 適度運動:每週至少五次輕度有氧運動。
-
? 改善睡眠品質:維持作息規律,避免晚睡。
十一、SilverMarket:長者健康的本地伙伴
作為香港專業長者健康電商平台,老友記巿集 SilverMarket 提供:
-
通過 CE/FDA 認證 的上臂式血壓計;
-
本地一年保固與售後維修;
-
免費教學講座與家庭健康指導;
-
與本地健康科技公司合作開發的「銀髮智慧健康監測計劃」。
其宗旨是:讓科技成為長者的健康守護者,讓照護更簡單、更貼心。
十二、結語:健康從每一次量度開始
血壓計看似小小一台儀器,卻是一個家庭健康的關鍵。
它不僅記錄數據,更連繫著親情與關懷。
每天花三分鐘測量血壓,
就是給自己和家人一份長久的安心與安全。
預防勝於治療,健康從每一次準確的測量開始。


